学者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许晶晶研究员应邀来校讲学 | |
发布时间:2023-06-08 来源:院办 阅读次数: | |
应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2023年6月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晶晶研究员在材料学院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锂电池固/液电解质及界面的研究”的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材料学院副院长梅涛教授主持,相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 高电压锂金属电池被视为下一代极具前景的高能量密度储能器件之一,适用于电动汽车、太空探索、海底作业和大规模电网储能等特殊应用领域,这意味着储能电池需要兼顾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宽的应用温度范围。针对有机电解液的安全问题,许晶晶研究员围绕液态不燃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的设计及应用性能展开交流。其课题组从安全电解液设计的角度,通过调控电解液中锂离子的溶剂化结构,来调控电解液的HOMO/LUMO能级和氧化/还原电位、锂离子的动力学传输、脱溶剂化过程、锂在负极的沉积动力学行为以及电解表面化学等,制备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电池的功能电解液,应用于锂金属电池,大幅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此外,其课题组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和固态电池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自下而上调控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结构及性能的方法,从杂环化合物小分子制备功能化离子液体单体分子和聚离子液体分子链,通过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实现结构单元功能化,进而调控固态电解质性质,最终实现高性能聚离子液体固态电解质的可控制备,从而实现室温工作的锂离子电池的固体电解质膜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许晶晶研究员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精彩,与会师生受益匪浅。交流环节,参会师生结合科研中的学术问题,积极与许研究员交流讨论。 许晶晶,博士,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项目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分别于2000年和2006年在湖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9年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09-2010年在德国Muenster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项目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电解质及界面的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锂电池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等问题。担任1项科技部“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任务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各1项,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苏州市科技项目1项,以及多个企业横向项目。在相关领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ACS Nano,Nano Energy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被国际同行引用16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授权4项。 (审稿:施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