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门类:工 学
学科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05
二、培养目标
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理想。在攻读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格。要求研究生达到:
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3、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胜任本学科领域教学的能力;或者能了解本专业发展和前沿动态,能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创新的研究工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材料学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及材料开发与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我校材料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可授予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塑料、聚合物粉体等新材料的制备、成型工艺及应用研究;聚合物乳液的设计、合成技术;新型结构和特殊性能聚合物乳液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研究;精细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铁电薄膜、半导体光电薄膜、压电陶瓷等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2、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以研究材料中的物理化学过程为主,通过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实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探索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其与成分结构的关系,研究和发展新型的先进材料和相关器件。材料物理与化学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三个二级学科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可授予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铁电薄膜、半导体光电薄膜制备与应用、薄膜生长动力学及其显微结构研究,铁电纳米结构的合成与表征、新型高性能压电陶瓷、压电复合材料以及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器件开发;光电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功能薄膜的制备,特种碳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功能化修饰,含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多孔镍钛合金粉末的制备及医用生物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研究;金属氧化物表面微结构分析、表面吸附动力学及模型催化研究,材料表面力学性能及仿生摩擦材料的基础研究,建筑领域装饰和新能源领域高耐蚀性表面新材料技术,特别是彩色不锈钢着色新工艺研究。
3、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研究控制材料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将材料加工成为人类所需求的各种零部件的应用技术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三个二级学科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可授予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微孔发泡材料、可染丙纶、聚合物粉体等新材料的制备、成型工艺及应用研究;负离子纺织品、纳米阻隔材料、智能阻氧材料、全生物降解塑料、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材料、高效阻燃材料、纸张增强材料等高性能、功能性高分子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开发新型环境友好材料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水泥基复合建筑材料、绿色建材及其制备技术以及高性能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但实行弹性学制,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且成绩优秀者,可提前半年至一年毕业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但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经学校批准可延迟半年或一年毕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所修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含实践环节2学分),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28。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不低于8学分,研究方向课不低于4学分,选修课不低于9学分。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即可毕业。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专业大学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行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课程 体系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 时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 |
考 核 方 式 |
备 注 (开课单位) |
||
必
修 |
公共学位课 |
0000A001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学校统一开设 7学分 |
|
0000A0015 |
自然辩证法 |
1 |
18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
0000A0004 |
第一外国语 |
4 |
108 |
1, 2 |
讲授 |
考试 |
||||
一级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 |
0805B0007 |
现代测试方法 |
3 |
54 |
1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每个专业 8学分 |
||
0805B000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 |
3 |
54 |
1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
0852B0404 |
材料学科前沿讲座 |
2 |
36 |
2、3、4 |
讲授 讨论 |
考查 |
||||
二级学科专业课(研究方向课)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0805C0101 |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表征技术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每个专业选修不低于2门, 不低于4学分 |
|
0805C0102 |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测试表征技术 |
2 |
36 |
1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
材料学 |
0805C0201 |
材料制备新技术 |
2 |
36 |
1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
0805C0009 |
高分子材料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论文 考试 |
||||
材料加工工程 |
0805C0005 |
材料加工原理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
0805C0006 |
高分子物理选论 |
2 |
36 |
1 |
讲授 讨论 |
论文 考试 |
||||
选
修 |
综合素质课 |
0000D0004 |
管理沟通 |
1 |
36 |
1,2 |
讲授 |
考试 |
学校统一开设 |
|
0000D0002 |
管理公文与申论写作指导 |
1 |
36 |
1,2 |
讲授 |
考试 |
||||
0000D00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 |
36 |
1,2 |
讲授 |
考试 |
||||
跨学科选修课 |
|
|
|
|
|
|
|
相关培养单位开设 |
||
本科课程选修课 |
|
|
|
|
|
|
|
培养单位开设 |
||
专业选修课 |
0805D0018 |
高分子化学选论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论文 考试 |
每个专业选修不低于4门课,不低于9学分 |
||
0805D0003 |
现代高分子实验 |
3 |
108 |
1 |
实验 |
论文 考试 |
||||
4301D0504 |
功能材料 |
2 |
36 |
1 |
讲授 讨论 |
论文 考试 |
||||
0852F0403 |
固体物理(II) |
3 |
54 |
1 |
讲授 |
考试 |
||||
0805E0005 |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
2 |
36 |
1 |
讲授 讨论 |
论文 考试 |
||||
0852F0405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2 |
36 |
1 |
讲授 讨论 |
论文 考试 |
||||
0805E0006 |
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 |
2 |
36 |
1 |
面授讲课 |
论文 考试 |
||||
0805D0020 |
铁电物理学 |
2 |
36 |
1 |
讲授 |
考试 |
||||
0805D0022 |
电子陶瓷物理 |
2 |
36 |
1 |
讲授 讨论 |
论文 考试 |
||||
0805D0006 |
乳液聚合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论文 考试 |
||||
0805D0021 |
半导体器件物理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论文 考试 |
||||
0805D0002 |
薄膜物理与技术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论文 考试 |
||||
0805E0007 |
聚合物共混改性 |
2 |
36 |
2 |
面授讲课 |
论文 考试 |
||||
0805E0008 |
多铁材料与应用 |
2 |
36 |
2 |
面授讲课 |
论文 考试 |
||||
0805E0009 |
电化学原理与分析方法 |
2 |
36 |
2 |
面授讲课 |
论文 考试 |
||||
0805E0010 |
材料摩擦学 |
2 |
36 |
2 |
面授讲课 |
论文 考试 |
||||
0805E0011 |
光伏系统设计及应用 |
2 |
36 |
2 |
面授讲课 |
论文 考试 |
||||
0805E0012 |
专业英语写作 |
2 |
36 |
2 |
讲授 |
考试 |
||||
附注:二级学科专业必修课可作为其他非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
||||||||||
补 修 |
补修课 |
0805G0001 |
无机化学 |
0 |
36 |
1 |
面授讲课 |
论文 考试 |
任选2门,不计学分,可选本科相关课程 |
|
0805G0002 |
有机化学 |
0 |
36 |
1 |
面授讲课 |
论文 考试 |
||||
0805G0003 |
物理化学 |
0 |
36 |
1 |
面授讲课 |
论文 考试 |
||||
0805G0004 |
普通物理 |
0 |
36 |
1 |
面授讲课 |
论文 考试 |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应与课程学习同时进行,实践的形式为参加工厂参观实习,学校、院系组织的学术报告,参与本科生实验教学或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带辅导课或习题课;批改学生作业等,考核方式为根据参加学术报告出勤记录和其指导教师意见综合评定,成绩合格者计2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1、基本要求
(1)硕士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
(2)从事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3)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4)学位论文要求选题新颖、概念清楚、立论有据、分析严谨、计算精确、数据可靠、言简意赅、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5)论文工作初期作开题报告;论文进行过程中,硕士生应至少向导师组作一次论文中期进展汇报,接受导师组对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其中学位论文正文字数要求参照《湖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6)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参照《湖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的统一要求》。
2、开题报告
硕士生应首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重视文献知识产权,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3、论文内容
(1)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
(2)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
(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5)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必须明确指出,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本人的具体工作。
4、论文内容知识产权
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的工作内容、所取得成果的知识产权属湖北大学。
八、培养方式
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原则,配合导师的指导和平时检查,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注重教书育人,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编:430062
主页:http://matsci.hubu.edu.cn
咨询电话:(027)88661729 (027)88661796
E-mail:clxy@hub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