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导读
湖北大学86周年校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文化月”活动之三华东理工大学龚学庆教授报告 | |
发布时间:2017-10-13 来源: 阅读次数: | |
2017年10月11日我院邀请了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龚学庆教授为学院师生做学术报告。该报告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校86周年校庆“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学术报告会由我院何云斌副院长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出席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在今天的报告中龚教授围绕二氧化钛模型体系的一些代表性的表面重构、吸附以及复合氧化物薄膜生长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研究发现,NO小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吸附受控与表界面的电荷转移,表面存在的羟基物种起到关键作用。另外,为了维持分子与表面间的适宜相互作用,NO采取一种新颖的“翻滚”方式进行迁移,并影响其在STM表征中的图像。另一方面,对于二氧化钛(110)表面的羧酸分子解离吸附,表面呈网格状规则排列的Ti-O结构单元受吸附作用的形变会相互影响和制约,从而反作用于对分子吸附方式的调变,造成特殊规则排列的吸附分子构型。最后,研究中发现,对于表面结构、吸附以及负载复合氧化物构型的计算模拟亟需方法上的发展和突破,而发展基于遗传算法等的机器学习方法可能是构造以及筛选可能结构的方向之一,其同时还能为揭示表面结构的演变过程提供重要信息。 报告结束后,我院师生积极踊跃地向龚教授提问、请教,龚教授也都细致耐心地为大家一一解答。此次学术讲座,内容丰富、精彩,很好的促进了我院的学术交流,开阔了大家的科研思路,启迪了大家的科研想法,对提升我院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龚学庆,男,1978年2月出生,理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计算化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4年12月获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The 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12月-2007年6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龚学庆博士主要从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进行材料,表面科学以及催化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07年6月回国工作以来,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与实验合作者一起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2篇,并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论文4篇,J. Am. Chem. Soc.上发表论文3篇,Phys. Rev. Lett.上发表论文3篇, Nature杂志子刊Nature Comm.上发表论文4篇,Science杂志子刊Science Adv.上发表论文1篇。论文SCI他引>3000次,H-index为31。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面上项目2项及跟踪各1项。还作为骨干参与国家“973”项目3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