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导读

最新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导读 >  正文 > 

材料学院“学者学生面对面”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4-06-06      来源:      阅读次数:

 

 

        2014年5月28号下午,材料学院“思材沙龙”系列活动之“学者学生面对面”活动隆重开展,本次活动邀请了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王世敏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学院二楼的会议室座无虚席,许多学子慕名前来感受专家领导的风采。

       

        活动主持人、学院党委书记何顺进首先以武汉归元寺的一个民俗习惯的讲解做引子,“很多人都喜欢到归元寺数罗汉,去解读对应罗汉给出的偈语,希望能对自己的人生事业有所启发。但大家只注意到了成佛的光环,却很少注意到苦行修炼的过程。我们也是一样,只注意到成功人士头顶闪光的头衔,却很少关注他们为之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这一席话引出了讲座的主题,“材院学子要关注专家是怎样成为专家的!”

       

        在热烈的掌声中,王教授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出生在农村,又为半边户,从小就要承担家里的农活。因自己个子小,总是受人欺负。但他非常爱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家里因为担心他未来的生计问题,送他去学缝纫,学到一半,他意识到这不是自己的人生追求,必须继续读书。并在此时立下了自己的人生座右铭:苦中求乐。而他自己也认识到,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才是最快乐的事情。又一次得到学习机会的他,更加努力,最终以全校第二的成绩来到了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

        刚进大学,陌生的环境和自己让人听不懂的方言成为他的困扰,甚至曾经偷偷躲在宿舍的门后大哭一场。不过擦干眼泪,生活还要继续,推开宿舍门,迎来崭新的大学生活。大学时代的他,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勤奋学习,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本科时自学完成了所有研究生课程并以四年总评年级前三的优异成绩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同时作为班级团支部书记,搞活动也是一把好手。对于现在大学生都积极性不高的政治学习活动,王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当自己还没有形成判断力的时候,对于别人的意见应该虚心听取;当自己已经形成一定的判断力时,对于各种言论可以有选择有鉴别的听取。”一席话让在座的同学们频频点头。

        优异的表现在读硕期间继续延续,他在硕士三年时间发表了八篇高质量论文,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学生时代的努力给他工作之后的提升和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基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27岁就破格晋升副教授,30岁出头又破格成为教授。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但曾经的努力与不易只有他自己知道。

        对于现在大学生普遍觉得两难的学业与活动时间的安排问题,王教授说:学习是大学生的本分,但活动也要搞起来,两者并不冲突,要善于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对于学生对自己定下目标,他则提醒大家目标虽明确但功利性不可太强。

        王教授让学生们谨记两句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金子,到哪里总会发光。”这两句话听起来普通,但真正像他一样理解其中的真味,还需要大学生们自己用心体会。掌声经久不息,大家都沉浸在讲座中,心情难以平静。

      

        学院本次“学者学生面对面”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参加了本次活动的曾晓梅同学说:“王校长本是我们材料学院的教授,是我们身边的老师,此次交流更加加深对老师的认识,拉近了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身边人身边事,更加激励我们向前辈学习,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王世敏,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12月至今任湖北大学副校长。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有机化工新材料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8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一直从事有机化学、光电功能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科研工作,先后在《J.Appl.Polym.Sci.》、《Materials Letters》、《科学通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分别于2000年、2003年、2006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获湖北青年科技奖和湖北青年五四奖章,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